close

 

當初自己簽了四年契約的公司,在某日毅然決然的辭職,目的是為了找尋自我價值的認同而不是讓自己困於舒適圈中,目前看來是正向的觀念

我們換個方式想,在過程中你必須面臨的是解約賠償以及親人隨之而來的輿論,無論是經濟壓力或是個人對家庭的承擔,都是可能要去處理的風險與責任

那這樣是半途而廢嘛?

保守的到底是早期價值觀

還是現今社會演進的自由思想

當親人的想法與個人理念衝突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

以下容我借題發揮


做任何事情本來就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從兒童時期開始我們就可以發現到,幼童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只會完成自己有興趣的前一半,對他們來說掌握對自己有興趣的,比起做不喜歡的事情來的更有價值,隨著年齡漸長,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能看到許多半途而廢的工作者充斥在社會上

所以半途而廢的人就全然是壞事嗎?

比起半途而廢,連開始做都沒有才是最可怕的
人的時間有限,當任意的覺得自己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堅持到底,我想這個人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了
有始有終不是一種信仰,有始有終不是一種盲目的遵從,當對事情有了不同的見解與看法,人都應該有權利去改變他的自由,也是一種自在且灑脫的生活態度

聰明的小鳥會去抓住獵物
並不會因為獵物離開藏身處而感到滿足
幼雛總會長大,並且去尋找自己的舞台
就像機會總是在生活中不斷出現
喜歡就應該去勇於追求,不喜歡或是不適合就應該放棄

『If the undertaking is good, why not finish it? If it is bad, why undertake it?』
如果是好事,為什麼不完成?
如果是壞事,為什麼要做?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酒類生活家 的頭像
    酒類生活家

    不放書的桌遊書櫃

    酒類生活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